首页
歌剧的历史
在梅塔斯塔齐奥的正歌剧标准形成之际,喜歌剧便成为巴洛克时代意大利歌剧的另一模式。而部分戏中戏则渐渐发展成为日后“艺术喜剧”。如1710至1720年代流行于那不勒斯的“间场喜剧”,这些喜剧往往都大受欢迎,因此在日后有不少得以单独上演。
除了喜歌剧的萌芽外,典型法式风格的“抒情悲剧”也应运而生,而它的创始人恰恰是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乔万尼•巴蒂斯塔•吕利。
吕利出生于意大利,但从孩提时代起就生活在法国。他起初在一位法国贵妇家当侍童,随后成功展现了自己出众的音乐天赋。出于对法国人民的感念之情,他决定改名为让•巴普蒂斯特•吕利。才华横溢的吕利随后成为了皇家管弦乐队的指挥,接着又担任了路易十四国王的皇家乐长。路易十四还任命吕利为巴黎第一座歌剧院——巴黎歌剧院的乐队指挥。法国人民由于语言不通,对意大利歌剧并不热衷,吕利因此创作了一系列法语歌剧剧本,具有典型法式风格的“抒情悲剧”就包含其中。
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法国悲歌剧